这是近人陈匪石对词的音律特点的认识。《声执》曰:“以句法平仄言律,不得已而为之者也。在南宋时,填词者已不尽审音,词渐成韵文之一体。有深明音律者,如姜夔、杨缵、张枢辈,即为众所推许,可以概见。及声律无考,遂仅有句法平仄可循,如诗之五七言律绝矣。万树《词律》,作于清康熙中。前乎万氏者,明有张綖《诗余图谱》、程明善《啸余谱》。清有沈际飞《词谱》、赖以邠《填词图谱》,触目瑕瘢,为万氏所指摘。证以久佚复出之各词集,万说什九有验。唯明人以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其无所据依,朱彝尊讥之,实先于万氏。万氏之书,虽不能谓绝无疏舛,然据所见之宋元以前词,参互考订,且未见《乐府指迷》,而辨别四声,暗合沈义父之说。凡所不认为必不如是,或必如何始合者,不独较其他词谱为详,且多确不可易之论,莫敢訾以专辄。识见之卓,无与比伦,后人不得不奉为圭皋矣。后乎万氏者,有《白香词谱》,有《碎金词谱》,既沿词谱体例,取材不丰。叶申芗《天籁轩词谱》,虽偶补万氏之阙,亦莫能相尚。清圣祖命王奕清筹定《词谱》四十卷,后于万氏三十年,沿袭万氏体例。……”陈氏在这条论述中对《词律》和《词谱》的形成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充分地表现了清代注重考据辨正的学术风气,较全面、系统地说明了《词律》《词谱》乃是词的音律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了词的音韵、声调发展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