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贺贻孙关于高适妙用虚字的见解。他在《诗筏》中说:“高、岑五言古、律,俱臻化境,而高达夫尤妙于用虚。非用虚也,其筋力精神俱藏于虚字之内,急读之遂以为虚耳。以此作律诗更难。如达夫《途中寄徐录事》云:‘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君又’、‘我知’等虚字,岂非篇中筋力,但觉其运脱轻妙,如骏马走坂,如羚羊挂角耳。且其难处,尤在虚字实对,仍不破除律体。”高达夫用虚之妙,指的并非是真正的用虚,而是让“筋力精神”隐藏到那些不表实在意义而有语法意义和起疏宕语气作用的虚词之中,急急忙忙诵读而不留心的读者,或也以为这是“运实入虚”,实际这是高适诗歌最用力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