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遗室诗话》


作者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举人,曾作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客多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应召赴京,任学部主事,又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辛亥革命后仍执教于大学。著有《石遗室诗集》、《文集》、《石遗室论文》、《石遗室诗话》,编有《近代诗钞》、《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等。陈衍与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等同属同光诗派(或称同光体),陈为该诗派的主要作家和理论家。他曾为《庸言杂志》、《东方杂志》撰诗话,后增订合并而成《石遗室诗话》,三十二卷,刊行于1932年,后又有《石遗室诗话续编》十卷。全书主要品藻清末民初的诗人诗作,资料十分丰富。陈衍的诗学观点,主要体现了清末“同光体”诗人的主张。他不满王士祯神韵说的虚浮,强调“作诗文要有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又认为作诗不应墨守盛唐,不应有门户之见,因而对宋诗也十分推崇。他还强调向古人学习当能有所变化,不要简单模拟。《诗话》谈诗论艺,探讨作诗手法、技巧,剖析入微,时有精妙之言。关于诗歌评论,陈衍主张“知人论世”,反对孤立地就诗论诗,也反对故弄玄虚的神秘主义方法。陈衍的诗学理论也有不妥之处,如认为作诗是“寂者之事”,个人之事(《何心与诗序》),在《诗话》中对杜甫及其作品多有批评之辞,反映了他的保守的文学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