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笔法


清人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对七言古诗的笔法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说:“七古起处宜破空起,高唱入云,有黄河落天之势,而一篇大旨,如帷灯匣剑,光影已摄于毫端。中间具纵横排荡之势,宜兼有抑杨顿挫之奇,雄放之气,镇以渊静之神,故往而能回,疾而不剽也。于密处叠造警句,石破天惊;于疏处轩起层波,山曲水折。如名将临大敌,弥见整暇也。至接笔,则或挺接、反接、遥接,无平接者,故愈显嶒崚。转笔,则或疾转、逆转、突转,无顺转者,故倍形生动。其关键勒束处,无不呼吸相生,打成一片,故筋节紧贯,血脉灵通,外极雄阔,而内极细密也。结处宜层层绾合,面面周到,而势则悬岩勒马,突然而止,断不使词尽意尽,一泻无余。此作七古之笔法也。”他又进一步说:“若再能不以词接而以神接,不以句转而以气转,或不接之接,不转之转,尤为大家不传之秘,入无上上乘禅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