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皆诗也


宋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提出的诗学观点。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一切情意,都可入诗;对前代“吟多意有余”,“诗尽人间兴”的观点加以充分肯定。因此,他对王安石“只知巧语”而“不知拙语”,黄庭坚“只知奇语”而“不知常语”,李商隐“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只知有绮罗脂粉”,李贺“只知有花草蜂蝶”等都表不满,认为他们都未认识到世间一切皆可入诗,而只专意于自己所涉的狭小范围。相比之下,他至为推崇杜甫,因为他不同于以上诗人,而是“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认为杜诗内容广泛,风格多变,一切事物,一切情意,一切拙词,皆可入诗,故倍加赞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