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严羽在诗评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他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他所说的词,指文词,用字遣词造语之类。理,指义理,属诗歌内容,但偏于逻辑思维。意,指情意,思想感情,也属诗歌内容,但偏于形象思维。兴,指兴象,即诗歌所描绘的饱含情意的外界物象。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说:“词和理的结合或词和意的结合,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问题”,“意和兴的结合,不是象被意化,便是意融于象,不是景被情化,便是情融于景,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问题。”严羽以词理意兴来评诗,对汉魏诗最为推崇,认为“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对唐诗,认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评价也很高。认为南朝人诗“尚词而病于理”,宋诗“尚理而病于意兴”,批评相当中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