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必不可入诗


清人贺贻孙关于“以禅作诗,即落道理”的见解。他在《诗筏》中说:“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僧家不独忌钵盂语,尤忌禅语。近有禅师作诗者,余谓此禅也。禅家诗家,皆忌说理,以禅作诗,即落道理,不独非诗,并非禅矣。诗中情艳语皆可参禅,独禅语必不可入诗也。”禅语必不可入诗,指的是诗是有“别趣”的,它讲究意境、情致、韵味,讲究以形象感人。而禅(佛家)语是讲佛理阐述佛义的,它“兴趣索然,尺幅易窘,枯木寒岩,全无暖气”,所以以禅语入诗,即是以诗说理,全无诗的情味。贺贻孙的这个见解是深得诗家三昧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