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郎廷槐与其师王士祯在讨论诗歌本质时提出的观点。《师友诗传录》载,郎氏问道:“闻之家四兄云:‘志非言不形,言非诗不彰。’是三者果相需而为用欤?”王氏回答道:“《尚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千古言诗之妙谛真诠也。故知志非言不形,言非诗不彰,祖诸此矣。何谓志?‘石韫玉而山以辉,水怀珠而川以媚’是也;何谓言?‘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词也贵妍’是也;何谓诗?‘既缘情而绮靡,亦体物而浏亮’,‘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是也。昌黎云:‘诗正而葩。’岂不然欤?”二人所论,虽本“诗言志”的旧说,但对志、言、诗三者的关系,说得比较中肯。他们认为诗既要言志,有内容,又要讲究词采,重形式,从作诗的要求与对诗歌特质的把握上来说,他们的见解也很可贵。王氏以具体诗句来解志、言、诗,形象而含蓄,也很耐人寻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