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人厉志在《白华山人诗说》中所阐发的诗学观点。他认为,诗发于悦,喜怒哀乐都是情之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都是自然的,并非放纵的,毫无节制的。因此,他说“读古人诗,其所发虽猛,其诗仍敛蓄平易,不至漫然无节”;而“今人情之所至,笔即随之,如平地注水,任势奔放,毫无收束”。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差别,厉志认为,就是学养深浅不同的问题。古人“所学者深,所养者醇”,而今人“其所学未深,而并不知养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