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诗之存亡不关诗话之作与不作

诗之存亡不关诗话之作与不作


清人林昌彝关于诗与诗话关系的论述。在《射鹰楼诗话》中,他说:“昔人谓诗话作而诗亡,此论未免太过。近临川太学李君宗瀛柬粤西王少鹤诗,有‘论诗口诀传都赘’之句,亦以诗话为不必作,盖以唐人无诗话而诗存,宋人有诗话而诗亡。不知唐人无诗话,至晚唐风格卑弱,已几于亡;宋人始有诗话,而宋诗至东坡、山谷、渭南,雄视一代,而苍然入古,是诗至宋而未尝亡。诗之存亡,关一代之运会,不关于诗话之作与不作也。近代竹垞、西河、愚山、渔洋、秋谷、确士、瓯北、简斋、雨村、四农,皆有诗话。竹垞之媕雅,四农之精确,则诗话必不可不作,是有诗话而古诗存。”认为诗歌的存亡,只是与时势,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而与诗话的产生毫无相抵触,相反,诗话的产生会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诗歌艺术水平的提高。他又说:“诗必愈论愈精”。在这里,他列举了较多事例说明这个见解,比如:宋时诗话产生却没有使诗歌创作消亡,相反还产生出象苏东坡、黄庭坚等一批杰出诗人与诗作,他对诗话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诗话不可不作,“是有诗话而古诗存”。他关于诗与诗话关系的阐述,明确了诗与诗话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