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王世贞评论宋玉、曹植诗歌时提出的看法。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先引宋玉《神女赋》:“頩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目略微盼,精彩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又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盼”,又引曹植《洛神赋》:“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然后说:“其妙处在意而不在象,然本之屈氏‘满堂兮美人,忽与余兮目成。’‘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变法而为之者也。”可见,王世贞论诗重内在深意。所谓“象”,是诗歌外在的东西,而“意”,则是诗之内在实质,即整首诗的核心,一首诗之优劣往往取决于其“意”之深浅。王世贞提出了“意”与“象”这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并强调“意”的主导地位,这是很有见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