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巧而能壮


宋人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作出的对杜诗的评价。他认为“自古诗人巧即不壮,壮即不巧”,尤其是齐梁以来,许多诗人“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但问题又不在于描写风花,风格绮丽。“文章论当理与不当理耳,苟当于理,则绮丽风花同入于妙;苟不当理,则一切皆为长语。”杜诗的高处正在于“巧而能壮”。他举例说:“老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亦极绮丽,其模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其言春容闲适则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言秋景悲壮则有‘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富贵之词,则有‘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麒麟不动炉烟转,孔雀徐开扇影还’。其吊古则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夺造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