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人吴乔《围炉诗话》中多次加以论证的观点。他说“诗坏于明,明诗又坏于应酬。”吴氏认为明诗,尤其是弘治、嘉靖时期二李(李梦阳、李攀龙)等前后七子的诗,大多有词无意、摹拟雕琢、缺乏比兴、千篇一律,多用于应酬人事,因而很少有好诗。吴乔对明代那些模仿唐人皮毛的诗深恶痛绝。斥之为“瞎盛唐诗”,多次提出“诗坏于明”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