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王世贞对《诗经》某些有赋句作品的一个看法,他在《艺苑卮言》中说:“杨用修驳宋人‘诗史’之说而讥少陵云:‘诗刺淫乱,则曰“雍之鸣雁,旭日始旦”,不必曰“慎莫近前丞相嗔”也;悯流民,则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不必曰“千家今有百家存”也;伤暴敛,则曰“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不必曰“哀哀寡妇诛求尽”也;叙饥荒,则曰“牂羊羵首;三星在罶”,不必曰“但有牙齿存,所堪骨髓干’也。’其言甚辩而,然不知向所称皆兴比耳。《诗》固有赋,以述情切事为快,不尽含蓄也,语荒而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对乐而曰‘宛其死矣,它人入室’,讥失仪而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怨谗而曰‘豺虎不受,投畀有昊’,若使出少陵口,不知用修何如贬剥也。且‘慎莫近前丞相嗔’,乐府雅语,用修乌足知之。”王氏认为《诗经》固多比兴,但也有“以述情切事为快,不尽含蓄”的赋体,杜诗也有类似情况,据此,他驳斥了杨慎否定杜甫“诗史”之说的观点,认为杜诗直接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誉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