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原为作文常用的行文顺序和八股文法。清人王夫之认为不能株守此法,以致作诗千篇一律,导致公式化程式化。他在《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起承转收,一法也。试取初盛唐律验之,谁必株守此法者?……陋人之法,乌足展骐骥之足哉!”起承转收(合),作一种法看,也有其符合于情事起迄的一面,并非无据之言。但把它当作千篇一律、“千章一法”、公式化程式化的“死法”,企图涵盖一切诗文,那就只能堕入画地成牢、立法自毙的泥坑。王氏历举众耳习闻之诗,对泥于此法而不知变通的做法大加驳难,意在提倡人们解诗作诗要按情事本身之起合,随题成体,不可株守程式化的“陋人之法”。这对当时流行的八股诗文风气是一种有力的批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