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景物为情思


宋代周伯弜语,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加以引述发挥。周伯弜曾编《三体唐诗》四卷,以四实为第一格,四虚次之,虚实相半又次之。所谓四实,指律诗中间的四句“皆景物而实也,于华丽典重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所谓四虚,指中间四句皆为抒发情思。但也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对床夜语》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姑举其所选一二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又:‘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若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风烟,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此所以次于四实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