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量


原为因明学术语。佛教法相宗认为心与境的关系,有现量、比量、非量三种差别,清人王夫之《相宗络索》三量条:“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在诗论中,王氏将此术语用来比喻可以即景会心,闻言得意,不劳思索比度,便能领略其情味的艺术表现。王氏《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云:“‘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认为王维这两句诗不象“僧敲月下门”那样妄想揣摩、琢磨推敲出来的,而是即景会心、自然天成的,说明了诗人审美经验的直接观照性和直觉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