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袁枚关于诗歌用韵的论点,语见《随园诗话》。他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例如:“葩”与“花”两韵,“葩”字不亮。“芳”就是“香”,但“芳”字不响。可见“亮”与“响”即袁枚所谓“好韵”的标准,而“哑滞”、“晦僻”之韵应该舍弃。袁枚以为诗有唐、宋之分,实际上一定程度也取决于用韵一途:“李、杜大家,不用僻韵。”“昌黎(韩愈)斗险……不过一时游戏”,且“止于古体、联句为之”。而今人作诗,效韩诗之尤而不论古、近体,用韵僻涩、奇险,不一而足。袁枚深为反感并嘲笑他们“是犹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