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平淡的风格是在组丽的基础上形成的,丽而自然,并非淡而无味。这是宋人葛立方的审美观点。他在《韵语阳秋》中说:“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他认为如果为平淡而平淡,有意为“拙易语”,只会“弄巧反拙”,并不能写出平淡而有思致的佳作来。他又引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句,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句,说:“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后来清人袁枚也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见《随园诗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