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辅之(1275—?),元代文学家。名行直,字季道,一字德恭,号壶天、壶中天、湖天居士。吴(江苏苏州一带)人。少承家学,工诗文词,善书画。所交皆宋末遗民节士,与张炎友善。大德中(1297—1307)始由人才任湖北十学士,迁翰林典籍。皇庆(1312年左右)间致仕归,年四十。《词旨》自序:“予从乐笑翁游,深得(一作达)奥旨制度之法,因从其言,命韶暂作《词旨》,语近而明,法简而要,俾初学易于入宝云。”交代了作《词旨》的目的。其内容有“词说七则”,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乐笑翁(张炎)作词的要求,还有前人和时人词中工炼的偶句38则,警句92则,词眼26则,乐笑翁的奇对23则,警句13则,单字集虚32字等。《词旨》提出了对词的认识:“夫词亦难言矣,正取近雅,而又不远俗”。注意到了词与诗的区别。作者从命意、用字、造语、炼字等方面提出了作词的要求,进一步阐述了张炎作词的主张,即从“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中“取四家之所长,去四家之所短”,强调了吸取各家所长,然而又仅仅局限于其推崇的四家,对于其他在内容、艺术上都值得取法的各家,则斥之门外,暴露了其局限性。与张炎、沈义父词要“清空”的观点一脉相承。陆氏认为:“清空二字,亦一生受用不尽,指迷之妙,尽在是矣。”他反对刻意雕琢,提倡自然:“词不用雕刻,刻则伤气,务在自然”;反对蹈袭前人,提倡自成一家:“学者必在心传耳传,以心会意,当有悟入处。然须跳出窠臼外,时出新意,自成一家。若屋下架屋,则为人之贱仆矣。”在词的创作方法上,《词旨》要求注意谋篇,“布置停当,血脉贯穿”,注意属对的工稳、词眼的巧设,虚字的运用等。总之,《词旨》概括作词之法,阐述作词要求,“言简意明,能撮其要”(清·胡元仪《词旨畅旧序》),是一部总结作词的理论和方法的有价值的著作。胡元仪为之疏证,析为二卷,名《词旨畅》。“书甚博雅,……惜其序援引,犹多谬误”(去病《词旨叙》)。《四库全书》收录此书。《词话丛编》用《百尺楼丛书》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