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词管见》


作者李渔(1611—1680),清初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晚年改名渔,号笠翁,浙江兰溪人。出身寒门,少时曾补博士弟子员,后屡试不第,入清后无心仕途,以布衣终,常自带家庭戏班遨游江湖,平生足迹遍布苏、皖、赣、闽、鄂、鲁、豫、陕、甘、晋、北京等地,晚年自南京移居杭州。著有戏剧和美学论著《闲情偶寄》,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戏剧创作《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窥词管见》一卷,共22则。李渔一生,著作颇丰,深知文学创作之酸辛。《窥词管见》是他晚年在总结前人填词论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填词心得,继《闲情偶寄》之后写成的一部着重谈词的作法的理论著作。该书首先从比较入手,认为词“上不似诗,下不类曲”、“而处于才不才之间”。对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他认为作词当“法古”,但又认为“古人佳处宜法,常有瑕瑜并见处,则当取瑜掷瑕”。古人并非“在在堪师,语语足法”。反对盲目“法古”。同时又强调创新,“文字莫不贵新,而词尤甚”。并把“意新”视为创新的首要目的,“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李渔要求作词须符合生活情理,反对不守音律,主张讲究韵律之美;其对于情景关系的论述,开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之先声。总之《窥词管见》对词的文体性质、结构、格律以及作法等都提出不少精辟见解。对于词的创作及词学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行本有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