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奇龄(1623—1715),字大可,一字齐于,又名性,字初睛,别号河右,学者因郡望称其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清初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诏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后因病告归,不复出仕。毛氏博学多才,于经、史、音韵、训诂均有研究,擅长骈散文体、工诗词,晚年专事著述。“著述之富,甲于近代”。著有《韵学要旨》、《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其《桂枝词》又名《毛翰林词》、《毛检讨词》,后人合编为《西河合集》,共一百一十九卷。《西河词话》二卷,38则。该书记载了大量明末清初词坛见闻轶事,它们均为著者同时代之人事,可谓实录,对我们了解当时词坛的动态、词人间的交往、生活,有史料价值。毛氏精通音韵格律且工于度曲,故《西河词话》对词韵、格律等的论述,颇为精当,对词牌、调名之渊源,也时有论述。如毛氏以实例为证,认为“词名多取诗句之佳者”,并指出也有因词中名句而反易其名。书中收录著者词作及时人唱和诸作,可供后人搜集清词以资借鉴。总之,《西河词话》是一部记载词坛见闻轶事,论述词韵、格律、体制诸多问题的词学著作,对于后人了解当时词坛情况、掌握词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帮助。通行本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