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词话》


作者彭孙遹(1631—1700),清初词人。字逡孙,号羡门,又号金粟门人,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授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第一名授编修,官至吏部右侍郎兼掌院学士。工词章,与王士祯齐名,号“彭王”,又与朱彝尊、厉鹗诸人并称“浙派词三家”,其词作颇为时人推重。著有《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及《南淮集》。《金粟词话》一卷,18则,是一部关于词的作法、风格以及评论、鉴赏的词论著作。彭氏论词,强调“以艳丽为本色”,认为“南宋词人,如白石、梅溪、竹屋、梦窗、竹山诸家之中,当以史邦卿为第一。词话在标举“词以艳丽为本色”的同时,又主张“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乃造平淡耳。若使语意淡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骎骎乎绝唱矣。”这种自然、平淡当从追琢、绚烂中出的看法极有见地。彭氏论词,又极重学问:“词虽小道,然非多读书不能工。”故对稼轩词特嘉许:“稼轩之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排宕,不可一世。”另外在词的选材、结构方面,词话也多有卓见。《金粟词话》所论不多,但由于其发论独到精辟,故多为后世词家所重视。通行本有《词话丛抄》、《词话丛编》、《美术丛书初集》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