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人王弈清所编撰和辑集前人词话的专书。全书共分为十卷,按年代顺序辑录历代词话。卷一、卷二为唐代词话;卷三为五代十国词话;卷四、卷五、卷六为北宋词话;卷七、卷八为南宋司话;卷九为金元词话;卷十为明代司话。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对词的创作理论和鉴赏理论的阐发如卷一指出《舜典》和《乐记》中的有关诗的抒情意志特性后曰:“故有心则有诗,有声则有律”,就十分鲜明旨出了诗词特征和诗词与人的关系,虽调是人的自然本性的需要和反映。在卷十中指出词的起源和诗词之间的关系,“周东迁,三百篇音节始废,至汉而乐府出。乐府不能代民风,而歌谣出。六朝至唐,乐府又不胜诘屈,而近体出。五代至宋,近体又不胜方板,而诗余出”等等,对词的性质、特征、起源、发展都有所论述。二是对词人轶事的记载,如岳珂大胆批评辛弃疾词;王世贞以伶为师学习词曲;杨慎善以琵琶自度新声等事迹,都能人正面或侧面反映出词人的生活和创乍,对了解词人词作有一定的启迪和辅助作用。三是对词人词作的评论,这部分是全书的主干,评论了自唐至明的众多著名词人,如唐代李白、刘禹锡等;五代十国的李璟、李煜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黄庭坚、秦观等;金元的元好问等;明代的杨慎、王世贞等,对历代著名词人词作进行了较完整的、全面的论述。这对于我们鉴赏和评价历代词人词作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和材料。此书现收入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