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廷桢(1775—1846),清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嶰筠,江苏江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官两广总督。鸦片战争时,率军守虎门,英军六战皆不能入;后调闽浙,又因事贬戍伊犁,最后官至陕西巡抚。政治上颇有才干,对《诗经》和古音有一定研究,且颇好填词。著有《诗双声叠韵谱》、《说文解字双声叠韵谱》、《双砚斋词》。《双砚斋词话》一卷,15则。这是一部着重评论前代词人及词作的词论著作。邓廷桢是清代比较杰出的政治家,论词十分注重思想内容。因此,对人们常以“清俊空灵”论姜白石词,邓氏却慧眼独具,认为:“其时临安半壁,相率恬熙。白石来往江准,缘情触绪,百端交集,托意哀丝。故舞席歌场,时有击碎唾壶之意。”可谓深得白石心意。对史达祖词,也认为“嘉泰间,侂胄亟持恢复之议,邦卿习闻其说,往往托之于词”。“大抵写怨铜驼,寄情毳幕,非止流连光景,浪作艳歌也”。持论较有见地。但对李清照等人词作却有微词,认为“其(易安)《凤凰台上忆吹箫》诸作,繁香侧艳,终以不工豪翰为佳。昔涪翁好作绮语,乃为法秀所诃。此在男子,犹当戒之,况妇人乎”。以政治家的眼光评词,产生如此结论是自然的。通行本有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