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胡薇元撰。此书是作者71岁时编著的词论集。他在此书《序》中说明了撰写目的:“于骄阳烈日炎威溽暑中,而曰岁寒,心与境异也。自宁河亡后,吾心常凛凛焉,恐队此骄阳烈日炎威溽暑中,时时以共保此岁寒为念,故蝉吟螀语也,吾以为霜花冰骨。”这表明了作者以“岁寒”命名的缘由,表达了作者与“骄阳烈日炎威溽暑”的现实相对的心志和理想,从而赋予“岁寒”深刻的内涵和寓意。继而他进一步揭示论词之旨:“别有一段心肝,自别有一番眼孔,且以此上友古人,上论古人之乐章,辨缘情造端意内言外之正变源流,盖亦有深造自得,非寻常移宫换羽者之所知矣。”这说明作者是通过品评词人词作,来辨明词的性质、特点、源流,阐明词发展的状况与规律的。在评词中,胡氏较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抓住词人词作的不同风格特点来评论,如他在评论黄庭坚时,将其放在世称“秦七、黄九”的比较中分析异同,以突出黄庭坚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在评词过程中,胡氏注重联系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来评论,将词人词作放在较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中考察,以揭示词风形成的原因和词特点形成的根据。如他在评李清照、朱淑真词时,从她们充满悲惨遭遇的生活经历中去揭示其词的风格和特点,使评论从作品而扩大到作家和社会,开阔了评论视眼。胡氏论词的不足在于泛论作家较多,较少针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因而评论流于表面而不深刻,无法进行理论的概括和阐发。此书通行本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