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徵》


清代张德瀛撰。全书共六卷,其中第一卷最为重要,大都是对词的基本理论的阐发。其一,探讨了词的起源和因袭发展关系。他认为:词起源于古乐,“……此古乐歌也。秦燔《乐经》,其绪乃绝。六代而后,靡音日兴。迄有唐之世,叠出新音,词肇其端。”还认为:词本楚辞,“宋人制词,遂多仿效(楚辞)”,并指出词之句法,皆本于诗”,较好地指出了词的起源以及词与其他诗体的关系。其二,揭示了词的特性。他主张词必须具有“意内言外”“音内言外”的特点;必须具有情景交融的特征,他指出:“词之诀曰情景交炼”。有“情语”、“景语”、“景寄于情”、“情系于景”这几种表现方式,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其三,总结了创作经验,提出了创作方法。他提出“词有内抱外抱二法”,并引皎然《诗式》中提出的“诗有六至”而引申为“词有六至”以表明六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其四,强调词的思想内容的重要性。他指出:“词有与《风》诗意义相近者,自唐迄宋,前人钜制,多寓微旨。”并提出不能“舍意论词”的主张,强调了比兴、寄托等表现方法在加强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意义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三卷主要论述词的格律、音律、声调;第四卷是五代至明的词集和词话集目录;第五、六卷多为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论,其中也涉及一些词人轶事,考订和辨正。张氏主要以风格论词,他高度评价李白、李煜、温庭筠、苏轼、辛弃疾词风,突出了各自的特点。通行本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