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人陈洵撰。陈氏将全书分为《通论》、《宋吴文英〈梦窗词〉》、《宋周邦彦〈片玉词〉》、《宋辛弃疾〈稼轩词〉》等部分。《通论》主要为有关词的理论部分,其余为词评部分。在有关词的理论部分中,陈氏论述了词的本源、源流、风各流派、音律声调、语言笔法及词人的修养襟抱等问题,较全面地表达了自己对词规律的认识和词学观。他认为词是诗的发展和变化,指出词本《诗》三百篇,后人“制新律而系之词”,八而促使词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他论词强调词的思想性,并以儒家的诗教原则作为词的规范,“学者诚以三百廿五为志,则温柔敦厚其教也,芬芳悱恻其怀也”;“人心既正,学术自明”。他对词的表现方法要求是自然天成,‘唐五代令词,极有拙致”、“词笔莫妙于留,盖能留则不尽而有余味。离合顺逆,皆可随意指挥”。他对词的音律声调的要求是“严律”,认为“凡事严则密,宽则疏,词亦然。以严自律,则常精思”。他对词人修养的要求是要有“襟度”,认为“清真不肯附和羊瑞,梦窗不肯攀援藩邸,襟度既同,自然玄契”。这些词学主张,较好地反映出词的规律和特征,形成较全面的词学理论。陈氏在创建词学理论的同时,还不断以理论指导实践,如他的词评充分体现了他的作词主张,较客观、全面、公允地评价了宋代词人吴文英、周邦彦和辛弃疾词的风格特点,他既推重吴、周词的婉约风格,高度评价了他们的词“缥缈”“奇幻”同时也推重辛词的豪放风格,高度平价了辛词的“沉透”“浑灏”,取得了较好的评词效果。此书现收入唐圭章编《词话丛编》第五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