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序》认为:词非诗之余,乃诗之源也。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汉《郊祀歌》十九篇,长短句居五。至《短箫铙歌》十八篇,篇皆长短句。自唐开元盛日,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绝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管弦,实皆古乐府也,诗先有乐府而后有古体,有古体而后有近体。乐府即长短句,长短句即古词也。”在诗、词的渊源关系上,作者一反“词为诗余”的传统观点,比杨慎《词品》中“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的看法进了一步,确有独到之见。但把句之长短看作词的主要标准,不仅把词与句式参差不一的古诗混为一谈,而且使其理论难以自圆其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