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曰:“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古人名句,如‘梅子黄时雨’、‘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历来崇尚自然,反对雕琢。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语言朴实,清新,往往强调淡语、朴语、拙语以表现自然;二是指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即真实自然地表现作家情感,而不是虚情假义,无病呻吟。沈氏在这则论述中专门解释“自然”的含义,以“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为自然,充分地表达了沈氏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崇尚朴实,反对浮华的思想和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