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云:“无论诗古文词,推到极处,总以一诚为主。杜诗韩文,所以大过人者在此,求之于词,其为碧山乎。然自宋迄今,鲜有知者。知碧山者惟蒿庵。即皋文尚非碧山真知己也。知音不亦难哉(此条以诚立论,明乎此,则无聊之酬应与无病呻吟皆可不作矣。惜不得起蒿庵一证之)碧山有大段不可及处,在恳挚中寓温雅。蒿庵有大段不可及处,在怨悱中寓忠厚。而出以沉郁顿挫则一也。皆古今绝特之诣。”自孔子提出“修辞立其诚”以后,历代文论家都十分强调文学之“诚”。陈氏以“诚”论词,就是主张表现真情,真性、真心,反对虚情假义;强调自然真实,反对雕凿造作。这无疑对强调艺术真实性起了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