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人沈祥龙对词的寄托特点的认识。《论词随笔》曰:“词有托于闺情者,本诸古乐府,须实有寄托,言外自含高妙,始合古意。否则,绮罗香泽之态,适以掩风骨,汩心性耳。”词贵寄托,历代词论者对此都有论述。沈氏则进一步指出词贵寄托的特点是来源于古乐府,受古乐府以闺情托其志的特点的影响。其次指出寄托的作用和优点,词只有通过寄托,才能获得“言外之意”,同时也才能获得“古意”,即深刻厚重、隽永典雅的旨意,符合儒家思想指导下的论词之旨。再次指出寄托对反对词坛浮华萎靡的词风具有一定的作用。词贵寄托,就能在闺情中寄托宏志,在“绮罗香泽之态”中寓含深刻的言外之意,从而使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