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代学者王国维对诗词标题的要求。《人间词话》曰:“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王氏强调“诗词无题”,是要求诗词在立意上更加含蓄、蕴藉,从而使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从而获取题外之意。因此他认为优秀的诗词作品“皆无题也”,而“为之作题”之词则缺少韵味、意境,而且也使词的立意受题目所限而不能发挥。王氏之说有一定道理,说明他对诗词特点的认识,但他认为“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未免太绝对化,有失偏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