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词的情与体关系的论述。载于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谢氏指出:“余谓情之悲乐,由于境之顺逆,苟当其情,辞无不工,此非可强而致,伪而为也。”“夫词多发于临远送归,故不胜其缠绵恻悱。即当歌对酒,而乐极哀来,扪心渺渺,阁泪盈盈,其情最真,其体亦最正矣。”谢氏由“词情最真”,得出“其体亦最正”的判断,从而否定了词缘情绮靡,为“小道”、为“艳科”、为“诗余”的偏见,肯定了词体的地位。以“情真”与否作为衡量文学体裁是“正”非“正”的判断标准,是中国文论的突出进步,殊为可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