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人蔡嵩云提出的慢词的两种作法。《柯亭词论》曰:“慢词行文,现分二派,一从里面做出,一从外面做入。从里面做出,便是以意遣辞。此派作法,以布局为先务。下手时,先须立定主意,通篇即抱定此意做去。敷藻下字,均有分寸。如何起,如何结、如何过变、如何铺叙,均须意在笔先。故词成后,语无泛设,脉络分明,一气卷舒。宋贤矩镬,本应如是。此即以意遣辞,所谓从里面做出者也。从外面做入,便是因辞造意。此派作法,以琢句为先务,字面务取华美,随其组织以造意。贴切与否,在所不顾。全词无中心,凑合成篇。承接贯串,起伏照应,更所不讲。故词成后,其佳者,亦只有好句可看,无章法脉络可言,其劣者,堆砌粉饰,支离破碎,一加分析,疵类百出。此即因辞造意,所谓从外面做入者也。从里面做出之词,譬如内家拳,外表不必如何动人,真实工夫,全在里面。词之炼意、炼章、行气、运笔者似之。唯工力深者,一见能知其佳处。此类词,若仅从字面求之,毫厘千里矣。从外面做入之词,譬如外家拳,其至者,亦有身法手法步法可看,工夫全在表面。如仅以句法见长之词,其未至者,花拳绣腿而已。饾饤獭祭之词流似之。可以骇俗目,未能逃法眼也。今世词流如鲫,以句法见长者,尚车载斗量。讲究章法者,二三老辈外,几如凤毛麟角,洵可嘅已。”蔡氏指出慢词的两种不同方法的各自特点和优劣之处。蔡氏倾向于“从里面做出”法,强调“意内言外”;而对“从外面做入”法的“因辞造意”,所带来的雕琢之病给予了批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