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人陈匪石对词意境创造的认识。《声执》曰:“词境极不易说,有身外之境,风雨山川花鸟之一切相皆是。有身内之境,为因乎风雨山川花鸟发于中而不自觉之一念。身内身外,融合为一,即词境也。仇述庵问词境如何能佳。愚答以‘高处立,宽处行’六字。能高能宽,则涵盖一切,包容一切,不受束缚。生天然之观感,得真切之体会。再求其本,则宽在胸襟,高在身分。名利之心固不可有,即色相亦必能空,不生执着。渣滓净去,翳障蠲除,冲夷虚淡,虽万象纷陈,瞬间万变,而自能握其玄珠,不浅不晦不俗以出之。叫嚣儇薄之气皆不能中于吾身,气味自归于醇厚,境地自入于深静。此种境界,白石、梦窗词中往往可见,而东坡为尤多。若论其致力所在,则全自养来,而辅之以学。《蕙风词话》曰:“多读书,谨避俗’又曰:‘取古人词之意境极佳者,缔构于吾想望中,使吾性灵相浃而俱化’。皆入手之法门,特不免仍有迹象耳。蕙风说境,上述数语以外,留有数条语亦近是。”陈氏在这条论述中围绕词的意境阐明了三个问题。首先是认为意境是“身外之境”与“身内之境”的融合为一,也就是说是社会生活与作者意念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其次对意境创造提出条件,即“高处立,宽处行”,也就是眼界要高,“胸襟要宽,要去其名利世俗之心,排除私心杂念,这样才利于意境创造。再次提倡“自入于深静”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自然天成,顺性适情的恬静、飘逸、超诣、幽雅的艺术意境,陈氏所推崇的词境也就是这种优美的意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