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稚黄论词云:“北宋词之盛也,其妙处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艳亵,而在幽咽。豪快可以气取,艳亵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则关乎神理骨性,难可强也。”毛氏以“神理骨性”作为准绳,评价北宋词的妙处,可说是独具只眼。所谓“神理”,主要指作家的气质秉性。有“神”,便有作者的性灵,这性灵是充沛而富弹性的,是生命的灵动;这种灵动情感,是以“理”来节制的,故它内蓄而厚积,一旦发乎为词,定高慕远举,视通万里,心游万仞,聚天下之正气于胸间。“骨性”,即气骨,或刚或柔,却不是虚浮的通草球,而是能撑起生命的骨架。它排斥一切浮靡和华艳,或如健翮凌风高举,令世人瞩目;或如逐臣悲愤于歧路、嫠妇哀啼于孤舟,叫人肝肠断绝,前者为“高健”,后者为“幽咽”。而这两者,绝不是表面的“豪快”和“艳亵”所能概括得了的。毛氏认为,这,才是北宋词的妙处。他提出了关于北宋词“豪放”、“婉约”外的又一风格论。值得理论界注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