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诸公遗其真


这是清人陈廷焯对清初词坛因袭古人,失却真性真情的批评。《白雨斋词话》卷一:“自国初诸公出,如五色朗畅,八音和鸣,备极一时之盛。然规模虽具,精蕴未宣。综论群公,其病有二。一则板袭南宋面目,而遗其真,谋色揣称,雅而不韵。一则专习北宋小令,务取浓艳,遂以为晏、欧复生。不知晏、欧已落下乘,取法乎下,蔽将何极,况并不如晏、欧耶。”这段批评切中要害,一语中的。清初词坛在“中兴”的过程中,确实有因袭古人,推崇浓艳的倾向。当然适当地学习古人以推进词学的发展是有必要的,但一味因袭,且失却真情真性,无疑造成弊端。这表明陈氏是极力主张创新,主张真实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这对于克服当时词坛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