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指出:“《诗》三百篇,大旨归于无邪。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陈氏以“沉郁”论词其根源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以“无邪”作为评论的标准,来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优劣。陈氏以“无邪”评论晏几道的词,认为“不免思涉于邪”,指出其不合“沉郁”规范。但陈氏并不仅以“无邪”作为唯一标准,他肯定了晏词“工于言情”、“措词婉妙”的特点,只是批评其不合“风人之旨”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