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前辈云:‘《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戚氏》,柳所作也。柳何敢知世间有《离骚》?唯贺方回、周美成时时得之。”王灼认为,柳永词“浅近卑俗”,“声态可憎”,当然不能与深沉郁勃贞忠笃诚的《离骚》相提并论。而“贺《六州歌头》、《望湘人》、《吴音子》诸曲,周《大酺》、《兰陵王》诸曲最奇崛”。可与《离骚》媲美。贺铸、周邦彦词,都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寄托遥深,幽思绵邈,显得凝重骚雅,不同于柳永《乐章集》风调,委实可称“得骚人意旨”。但柳永《戚氏》,抒离绪别怀,时空跳跃,感情凄婉,也堪称佳制。王灼由于先入之见,对柳氏评价失之太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