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曰:“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丁未过吴淞作)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以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陈氏在这则论述中主要以“虚”论词,他认为“虚”表现在一是以少胜多,仅用数字而表达出更多更深的蕴意;二是虚处为妙,即具有含蓄蕴藉特点,能吸引读者发挥想象;三是虚宜较好表现出哀感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