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曰:《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言之,亦是定理。或谓不宜附会穿凿,此特老生常谈,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诗词有不容凿者,有必须考镜者,明眼人自能辨之。否则徒为大言欺人,彼方自谓识超,吾则笑其未解。碧山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笔犯复,字字帖切故也。就题论题,亦觉踌躇满志。”常州词派论词最讲究“寄托”,尤其是写景咏物的作品更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陈氏《白雨斋词话》是常州词派的论词纲领,其标准当然就有“寄托”,王词能“时时寄托”,无疑增加了作品意藉和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