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原文作者】:韦庄
【鉴赏】:
在古代唐朝的时候,日本曾多次派使臣来中国,这些使臣称为“遣唐使”,他们主要是来学习中国文化,其中有很多学问僧(就是来中国学佛求经的和尚),敬龙就是这些僧人中的一个。他是韦庄的朋友,学习完毕回国时,韦庄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头两句是说敬龙的家乡在非常非常远的地方——在太阳出来地方的东头还要东头。“扶桑”是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史书上记载:扶桑大约在中国东面二万余里。就是在东海之外,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所以扶桑成了日本的代称。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扶桑”是东方太阳出来的地方。当然很远了。而敬龙的家乡还在“扶桑东更东”。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渺茫,还带有些神秘感。
第三句、第四句是说:这一次谁和敬龙大师一起回家?是一船明月,一帆清风。“师”指敬龙,是对僧人的尊称。敬龙大师这次回日本是孤身一人,“谁”字,把明月和风人格化了,带上了人的感情,它们好像是敬龙大师的好朋友,陪伴着他一起回到家乡。敬龙大师站在甲板上,和着清风朗月,眺望着家乡,这是一幅美妙的海景图,从清风朗月这一景物中,可以见到敬龙大师来去如一阵清风,不携名利回国,像明月一样清亮、高洁的襟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