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人徐珂记载清末词人况周颐(字夔笙)轶事。《近词丛话》曰:“况夔笙为倚声大家,著有《第一生修梅华馆词》,与王幼霞,朱古微相友善。其官秩亚于幼霞,古微,而声望实与相埒。尝自述其填词之所历曰:‘余自同治壬申癸酉(1872—1873)间,即学填词,所作多性灵语,有今日万不能道者,而尖艳之讥,在所不免。光绪己丑(1889年),薄游京师,与半塘共晨夕,半塘词夙尚体格,于余词多所规诫。又以所刻宋、元人词属为校雠,余自是得窥词学门径。所谓重拙大,所谓自然从追琢中出,积心领神会之,而体格为之一变。半塘亟奖藉之,而其它无责焉。夫声律与体格并重也,余词仅能平侧无误,或某调某句有一定之四声,昔人名作皆然,则亦谨守弗失而已,未能一声一字,剖析无遗,如方千里之和清真也。如是者二十余年,继与沤尹以词相切磨,沤尹守律綦严,余亦恍然响者之失,断断不敢自效,乃悉根据宋、元旧谱,四声相依,一字不易,其得力于沤尹与得力于半塘同。人不可无良师友,不信然欤。大雅不作,同调甚稀,如吾半塘,如我沤尹,宁可多得。半塘长已矣,于吾沤尹,虽小别亦依黯。吾沤尹有同情焉。岂过情哉,岂过情哉。’半塘即幼霞也,沤尹即古微也。”况周颐是清末著名词人,与王鹏运是同乡好友,与朱孝臧亦友好。这则轶事记载了况氏自叙与王、朱交往的经过。同时,也反映出况氏词风的转变,与王、朱的交往和王、朱对他的影响关系极大,这对研究况周颐的创作经历和其词作、词论都有很大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