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云:“《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故能感发人之性情。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陈氏在这则论述中针对后人专以赋、比、兴解释《风》诗,一切纳入赋、比、兴的框架,极力穿凿附会,以己意强加古人的做法大为不满,认为不是从诗的本义出发,从诗的“用意各有所在”的客观情况出发,而是用“强事臆测”,主观武断的方法对诗义进行了歪曲和附会。陈氏这则论述对于正确开展文学评论,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评论作家作品提出了积极的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