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音“佞”


明人杨慎《同品》卷一认为,《诗经》:“肤如凝脂。”唐诗:“日照凝红香。”白乐天诗:“落茹无风凝不飞。”又:“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又:“舞急红腰凝,歌迟翠黛低。”徐斡臣词:“重省,别时泪渍,罗巾犹凝。”张子野词:“莲台香烛残痕凝。”高宾王词:“想蒪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柳耆卿词:“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这些诗词中的“凝”字,人们多误读作平声,这样读,也不合音律,应读作“佞”(去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