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曰:“词当意余于辞,不可辞余于意。东坡谓少游‘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二句,只说得车马楼下过耳,以其辞余于意也。若意余于辞,如东坡‘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事。白石‘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事,皆为玉田所称。盖辞简而余意悠然不尽也。”在言与意的关系中,理所当然应该意重于言,意统率言。沈氏以“意余于辞”表达了这种认识,即认为意应该大于言,词应当有“言外之意”。他以苏轼与姜夔词为例说明“意余于辞”的作用和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