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代词人况周颐对词风格提出的要求。《蕙风词话》曰:“填词先求凝重。凝重中有神韵,去成就不远矣。所谓神韵,即事外远致也。即神韵未佳而过存之,其足为疵病者亦仅,盖气格较胜矣。若从轻倩入手,至于有神韵,亦自成就,特降于出自凝重者一格。若并无神韵而过存之,则不为疵病者亦仅矣。或中年以后,读书多,学力日进,所作渐近凝重,犹不免时露轻倩本色,则凡轻倩处,即是伤格处,即为疵病矣。天分聪明人最宜学凝重一路,却最易趋轻倩一路。苦于不自知,又无师友指导之耳。”所谓“凝重“就是况氏所主张的“重、拙、大”之“重”,从风格要求看就是指凝重,沉着的词风。况氏认为“凝重中有神韵”,就是指“凝重”之中有深刻隽永的内涵,具有神味、韵味。这是况氏对“凝重”词风的推崇和赞美。同时,况氏将“凝重”与“轻倩”比较。从而突出“凝重”的价值和重要性。况氏认为“轻倩”“特降于出自凝重者一格”,所以“凡轻倩处,即是伤格处,即为疵病矣。”况氏早年作词趋于轻倩,后来词风转为凝重,才使词的价值有了提高,因而况氏对两者区别体会尤深。通过这则论述,既可明确况氏评词论词之旨,同时亦可明确况氏词风转变的原因,对研究况词和况氏词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