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胡仔《苕溪渔隐词话》卷二载,“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并以晁无咎中秋词《洞仙歌》“青烟幂处”为例,说明善救首尾的长处;以朱希真中秋《念奴娇》“插无翠柳”为例,认为结拍“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全无意味,收拾得不佳,遂并全篇气味索然矣。”是不善救尾的例子。所谓“善救首尾”,即要认真构思好开头和结尾,尤其结尾,既要有余味,又要照应开头,是一篇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