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人陈匪石对词的创作方法的看法。《声执》曰:“虚实之用,为境之变化,亦藉笔以达之。叙景叙事,描写逼真,而一经点破,虚实全变。例如忆往事者,写梦境者,或自己设想者,或代人设想者,只于前后着一语,或一二字,而虚实立判。就点破时观之,是化实为虚就所描写者言之,则运虚于实。飞卿已有此法,尤显者如东山《青玉案》结拍,及清真《扫花游》、《琐窗寒》、《渡江云》、《风流子》,皆有此妙。南宋诸家多善学之。”陈氏在这条论述中对词创作中的虚实关系作了辩证的论述。他认为,虚实是创作表现方法中的基本方法,两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虚实相间就能充分表现出词境的变化,因而无论是“化实为虚”还是“运虚于实”都有利于词境的创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